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美国、以色列和巴林11日发表联合声明说,以色列与巴林已同意建立全面外交关系。巴林由此成为继阿联酋之后,近期同意与以色列建交的第二个阿拉伯国家。
分析人士认为,巴林加入以色列的“朋友圈”有沙特阿拉伯因素,更离不开美国的撮合。为提振选情,特朗普政府近期频频游说阿拉伯国家,促使其转变对以态度。随着阿拉伯国家接连同意与以色列建交,巴勒斯坦问题重要性让位于伊朗问题这一中东格局的变化趋势越发明显。
巴林之意
据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布的声明,他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巴林国王哈马德当天进行三方通话达成协议,同意以色列与巴林建立全面外交关系。
图为2019年12月10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拍摄的巴林国王哈马德出席会议的资料照片。(新华社/路透)
内塔尼亚胡11日晚发表声明说,协议的达成是“多年幕后工作”的成果。巴林是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的第四个阿拉伯国家,未来更多和平协议有望达成。
阿联酋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后,巴林就被外界猜测有可能紧随其后同以色列建交。有分析认为,上周巴林方面表示允许以色列和阿联酋之间的航班使用其领空,其实就是向以色列释放积极信号。而在巴林与以色列交好的背后,除了美国外,沙特起到了很大作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包澄章说,巴林在地区政策上一直紧跟沙特,如果没有沙特默许,巴林不会同意与以色列建交。沙特囿于自身海湾阿拉伯国家盟主、“阿拉伯和平倡议”提出者、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参与者等身份限制,以及沙特老一代领导人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谨慎态度,对中东地区近期形势变化持观望态度,让巴林与以色列建交其实是沙特用以试探外界反应的一种策略。